林 纾纪念馆
本馆首页 回忆怀念 纪念相册 作品成就 亲人祭祀 参观留言 返回首页
回忆怀念
联话林纾

遂心唯有看山好

  涉世深知寡过难

          这是林纾1924年正月初一自撰的春联。林纾(18521924年),出生于福州鼓楼水部莲宅(现为林纾故居陈列馆),字琴南,号畏庐,举人出身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、翻译家。以译书、执教、著述、作画为生。

      
    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是林纾翻译的第一部外国小说。此书翻译出版的故事在中外译坛上广为流传。
1897年,林纾的妻子病逝,任职福州船政局的魏瀚等几位朋友见他悲伤抑郁,就邀他到马江散心。在朋友聊天中,留法归来的王寿昌(号晚斋主人)讲到法作家小仲马《茶花女》的故事。中年丧妻的林纾心弦被强烈地震动,感叹不已。在友人的鼓动下,由王寿昌口述,林纾用文言文将其意译成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,署名冷红生。书由魏瀚出资交福州吴玉田刻印刊行,大受欢迎,一时洛阳纸贵,风行海内。几个月后,上海就出现了铅字翻印本,以后又不断再版。严复赠诗林纾:可怜一卷茶花女,断尽支那荡子肠。

   
   自此,林纾译书一发不可收,先后译出世界
10多个国家近百名作家的170多部作品,刊行150多部。郭沫若说,林琴南译的小说,在当时是很流行的,那也是我最嗜好的一种读物。鲁迅在日本时,只要林纾译印出一部,就要跑到书店买回来,看过之后,还拿到订书店去,改装硬纸板书面。

   
    林纾不懂外文,翻译时全靠别人口述,他再根据意思用文言文写下来,为世界翻译史所罕见。他文学功底深厚,所以译书很快,往往口译者话音刚落,他就写好译文。一部
10多万字的作品,一个月就译完了。勤奋的他,年年有译著出版,甚至把外国剧本译为小说,最多时一年曾译出16部。商务印书馆专门推出林译小说丛书,后来林译小说成为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。他的译作广受欢迎,有些亲朋旧友或弟子因生活所迫,译书借林纾之名以求重价,当然,他知道后也淡然对之。

   
    除译书外,林纾也用文言文写长篇小说。年轻时林纾就才华横溢,名列
福州三狂生。曾自诩:我的一支笔靠在南门城墙上,没有人搬得动。

   
    林纾画得也不错,许多人向他索画,像康有为、鲁迅都要过他的画。林纾晚年以卖画为生,他专门写润例诗:
亲旧孤孀待哺多,山人无计奈他何;不增画例谋分润,坐听饥寒作什么?在他的书房,摆着两张桌子,左边桌子高约一米,便于站着作画,右边桌子矮一点,用来坐着著书、译文,他每天就在这两张桌子上交替工作。他在门楣上写了磨坊两个字,自称每日入室绘画写作,就像驴子磨粉,一天不磨,即须挨饿。其实林纾勤奋作画,产品很多,自称:吾积画两筐,子孙吃着不尽。好友陈衍则说:琴南房中是造币厂。只是值钱的画,多被其子便宜卖了。

 

   本文来自:福州新闻网

 
发布时间:【2009-2-6】 阅读次数:【1242次】 【打印】 【关闭
Copyright 2005-2008 fzssly.com All Right Reserved
福州网站建设福州印秀网络